“滑县留固镇路营村村民卢某某重复文峰区法院法官王某某已有明确结论的问题,并在网络上散播不实言论,诋毁公职人员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经查系诬告,2024年9月被安阳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予以警告。”这是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纪委监委重拳出击,联合公安、法院、检察院等部门及时追查、精准打击诬告陷害行为、旗帜鲜明为干部撑腰鼓劲的一个缩影。
强调,“要激励干部作为,拿出一些专门的举措来,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强调,要落实“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开拓进取、干事创业。近年来,文峰区纪委监委把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通过精准审慎问责、严惩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回访教育等举措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该区纪委监委聚焦党员干部“本领欠缺不会干、不思进取不想干、求稳怕乱不敢干”等8种表现形式和8种具体问题,联合督查部门开展不担当不作为专项整治,对影响恶劣、具有代表性的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负面典型问题严肃查处、及时通报曝光,亮出“激励敢作为,惩治不作为”的鲜明态度。
整治不作为、鼓励敢作为,为有力推动“三个区分开来”、激励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必然要求。该区纪委监委探索制定《文峰区纪委监委问责预警办法(试行)》,明确不担当不作为8类问题清单和容错免责8类清单,对发现的党员领导干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轻微失职失责行为发出问责预警提醒函,充分给予被预警单位和领导干部“补差”机会,将“事后问责”转向“事前预警”,形成“监督检查、发现问题、预警提示、督促整改”全过程监督链条,有效推动问题解决、促进干部担当作为。该办法实行以来,已发出《问责预警提醒函》22份。
诬告陷害必付代价,受诬遭害必受保护。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通过线索移交、会商研判、联动处置,筛查2021年以来检举控告党员干部、公职人员问题线索500余条,查处诬告陷害案件3起3人,并实行问题线索了结与澄清正名同步审批,在结案审批同时通过“一建议一审批一澄清”变“申请澄清”为“主动澄清”。目前,已为担当尽责而受错告诬告的10名干部及时主动澄清正名。
为从源头上减少错告诬告,该区纪委监委实行部门联审预警机制,注重收集内容查否证据,又注重收集诬告陷害行为证据,严防错告诬告,同时强化宣传警示教育,“讲”“警”结合,以“月月纪法宣讲”活动和“清廉文峰园”专设版面为载体向群众宣传信访的受理范围、职责权限、工作程序,者的权利义务,诬告陷害的纪法后果,引导干部群众正确行使检举控告权利。借助微信公众平台通报诬告陷害典型案例,强化警示震慑,倡树“零容忍”查处诬告陷害行为的鲜明导向。
开展回访教育是帮助党员、干部重燃干事创业热情的有力举措,该区纪委监委时时关注受到诬告陷害、处理处分人员,建立“主体责任落实+日常监督管理+澄清正名/处分执行+以案促改促治+回访教育”工作机制,通过访现状、访问题、谈思想、谈感受,帮助受处分人员放下“包袱”、消除顾虑,以“对党员、干部负责”激励“党员、干部对事业负责”。
“下一步,我们将综合施策,持续做好精准问责与容错免责、查诬治诬与澄清正名,让担当作为、敢做善为在全区蔚然成风。”该区纪委监委负责人表示。(李琳 13503724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