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腐败’不治理就会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的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北关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强调。
今年以来,北关区纪委监委深入探索监督制约“微权力”、惩治“微腐败”的新途径,对群众身边的“苍蝇”出猛招下狠手,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着力打通全面从严治党的“最后一公里”。
畅通渠道,倾听民声。该区纪委监委完善来信、来访、网络、电话、新媒体“五位一体”全面覆盖的检举举报平台;配齐配强纪检信访干部队伍,加快推进镇(街道)层面群众来访举报规范场所建设;建立村(居)务监督委员会,设立村(居)级监察信息员,整合各级纪检监察力量,织密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信访举报监督网,加强联动延伸,强化“微腐败”检举举报工作。
建章立制,束权入笼。该区纪委监委围绕“微权力”监督制约,研究制定《基层微权力监督工作制度》《社区(行政村)居(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意见》等32项规章制度,明确权力职责边界和运行步骤。同时,通过“传统渠道+新媒体+信息化平台”的公开模式,对原始财务凭据、议事决议过程、项目招投标流程等予以公开,有效防止基层干部“越权”决策,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从源头上杜绝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
深挖细查,重拳惩腐。该区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紧盯权力事项相对集中的扶贫领域、征地拆迁、集体“三资”、公共服务资金管理使用、购买社会服务、处置人财物事项等重点领域,严肃查处了柏庄镇某村党支部书记侯某某伙同杨某某私分土地款一案,有效防止了群众利益受损。2020年,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共处置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线索129件,立案62件,党纪政务处分54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