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而后动,愈向深行。市委探索巡察村(社区)工作坚持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在继承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逐步形成了巡察村(社区)“林州试点”、“安阳模式”。全市深化巡察村(社区)工作现场推进会再次吹响了冲锋的号角,释放了推动巡察村(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政治决心。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我市巡察村(社区)工作起步早、行动快、效果好,很多兄弟地市及省外城市来我市交流学习。这既是对我市巡察村(社区)工作的鼓励,更是鞭策。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决不能沾沾自喜,躺在以前的成绩上,必须在总结前期经验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规范、提升,继续领跑全省巡察村(社区)工作,形成更为成熟的巡察村(社区)经验。总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坚持“一个定位”,突出“四个并重”,实现“三个目标”。
坚持政治巡察定位。巡察的方向在基层、重点在基层,政治监督越到基层,越要具体、实在,越要聚焦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巡察村(社区)怎么体现政治巡察?人民群众的事就是政治,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巡察村(社区)发现了、解决了,这就是政治巡察。巡察村(社区)就是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推动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作为聚焦点、着力点,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纠正什么,推动管党治党责任传导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广大群众感受到巡察就在身边、党的关怀就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就在身边。
突出“四个并重”。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要并重,正视问题、保持定力,稳妥推进市县巡察向村(社区)延伸的进程,实现形式上的全覆盖,又要着力保证巡察质量,压实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建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要并重,提高基层监督能力、增强基层治理实效,更好发挥组织优势和群众优势,为加强监督、促进基层治理拓宽平台和载体。常规巡察与专项巡察要并重,根据不同类型、不同体量的村(社区),调整组织方式,优化工作流程,突出监督重点。发现问题与整改落实要并重,将发现问题作为生命线,时刻把握主业、聚焦主责,把整改落实作为巡察的重中之重,把任务明确到具体部门、具体人头,逐个问题“过筛子”,问题整改不见底不撒手。
实现“三个目标”。实现巡察村(社区)全覆盖,这是基础目标,也是硬性任务。要统筹安排、倒排工期,在两委一届任期内完成巡察全覆盖。深化巡察村(社区)成果运用,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把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和群众基础作为巡察整改的落脚点,推动乡镇和县(市、区)相关部门完善制度、堵塞漏洞,加强综合分析,共同推动整改,织密党风廉政监督网络,使巡察监督工作管长远见长效。助推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各县(市、区)党委要把巡察成果运用与乡村振兴战略充分融合,把发现推动解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各类问题,与党对基层的领导、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构建乡村振兴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需久久为功,巡察村(社区)工作任重而道远。全市各级巡察机构要提高政治站位,不断探索创新深化巡察村(社区)工作的机制方法,着力解决发生在基层和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走向深入,让正风肃纪反腐给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厚植党在村(社区)的执政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