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全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管理与监督,增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龙安区通过建章立制、成立队伍、严格督导、跟踪问效,形成了一整套问责机制,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等无为行为进行问责,有效解决了重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追究责任难、确定划分责任难、对无为行为处理无依据等问题。
一、科学划分责任,出台无为问责办法
研究出台了《龙安区领导干部和机关工作人员无为问责办法(试行)》,通过科学区分责任,合理界定问责对象、问责事实、问责方式等具体事项,做好“无为问责”与“暂行规定”政策上的衔接和规范。《无为问责办法》对“无为”概念进行了准确定位,明确了三类问责事项和六种处分方式。三类问责事项:决策部署执行不力、效能低下;不正确、及时、有效地履行规定的职责;主观努力不够,工作能力与所负责任不相适应等三类十九种不作为、慢作为、作为不力的“无为”行为。六种处分:诫勉谈话、通报批评、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截至目前,该区已经对11名党政领导干部进行了无为问责。
二、做好细化延伸,加强配套制度建设
根据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该区建立健全了与《无为问责办法》配套的相关问责制度和实施细则,相继制定出台了《龙安区重点项目建设责任倒查制度》、《重点项目办结时限承诺机制》、《对破坏干扰重点项目建设行为和企业正常生产环境责任追究办法和党政领导干部约谈问责办法》等相关制度,对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问责的各种无为行为进行了细化和补充,对《无为问责办法》进行了拓展和探索,提高了无为问责制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力,形成了一整套问责制度体系。
三、规范问责管理,拓展复合型多维问责
区纪委对各类无为行为全面督查。
一方面,制定完善了问责工作督查方案、督查组日常工作制度、督查组例会制等相关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严格工作要求,建立了发现问题、调查核实、界定责任、给予问责、督促整改的一整套问责管理机制,确保问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
另一方面,扩大无为问责主体,拓展多维问责。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社团组织、工商联及基层党员中挑选人员,组建了一支敢抓敢干、经验丰富的问责队伍,同时,在无为问责过程中注重与党内监督、司法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相结合,实现了从单一的自上而下同体问责向上下结合、左右协调的复合型多维问责发展。
截至目前,已对重点项目建设、信访稳定、处置非法集资、招商引资、万名干部下基层、“正风纪、树形象、为民众”活动、春季绿化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清理办公用房等15项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进行问责督导,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加强责任教育,优化问责环境
开展全区乡科级干部培训、组织党员干部开展警示教育等活动,使领导干部自觉摒弃“官本位”思想和“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消极观念,增强“有权必有责、无为要问责”的权责意识,使积极作为成为自觉行动,营造领导干部无为就要问责的氛围。组织专人深入企业、社区开展走访调研,发放征求意见建议表200余份,深入优化问责环境。同时,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好的经验、做法在《河南日报》、《安阳日报》、《共产党员网》、《大河网》、《安阳廉政网》等报纸、网络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该区推行无为问责机制以来,有效地推动了重点项目建设,其中,安阳联发包装有限责任公司全自动纸板彩印生产线项目一期工程从引进到投产仅用3个月,中豫锦明硅粉项目、金盛昊新材料项目实现当年引进、当年建成投产,打造了项目建设“龙安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