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机关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2015年10月以来,汤阴县纪委创新监督方式,积极发挥群众监督作用,以“四个强化”为抓手,依托“中国汤阴网”综合门户网站,开通了具备监督举报、民主评议、曝光台、工作实绩公示等功能的“汤阴县党风政风监督平台”,构建全天候、信息化的党风政风监督体系。
强化平台建设,推行公开晒权。将全县102个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的2700余名公务人员的权力清单在监督平台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各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对每周工作内容和实绩进行记账,并将“账本”全程上网,在监督平台“裸晒”工作实绩。既方便群众了解机关工作动态,又为监督工作作风留下了追踪“痕迹”。群众和企业在办事时,可直接在线查询需要找的部门和人员,了解办事人员及其岗位职责,既方便群众办事又保证了公开透明。
强化实时监督,打造监督网络。监督平台提供统一标准的举报投诉、表扬、建议信件空白模板,包括对象、类型、标题、内容等要素。群众对每个监督对象的工作作风、服务态度、办事效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情况和“四风”等问题可以24小时监督举报。对于受理的问题线索,县纪委建立台账,分类登记,按程序组织纪委相关科室和派驻工作区核实查处,做到事事有结果,件件有回音。同时,借助手机这种公众传播载体,打造“指尖上的监督平台”,拓宽群众对党员干部党风政风实时监督的通道。广大群众发现党员干部存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和懒政怠政为官不为等党风政风方面突出问题的,通过设在汤阴手机台、清风汤阴微信公众号的“党风政风监督平台”,进入“监督举报”专区,根据被举报人所属部门和单位点击“举报投诉”按钮,填写举报信息和内容,上传相关图片、视频,提交发送即可完成监督举报。
强化科室评议,提升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网络技术及时、便捷、广泛的特点,依托党风政风监督平台把涉企科股室现场评议搬到了网上进行。从县域内企业负责人、个体工商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基层党风政风监督员、“三联办”行政审批代办员中选聘人员作为评议代表,通过监督平台建立了400人的网上评议代表数据库,数据库动态管理,定期更新。进行评议活动时,系统从评议代表数据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评议代表,以手机短信方式向评议代表发送评议通知和账号密码。评议代表在指定时间内凭账号密码登陆“汤阴县党风政风监督平台”网上民主评议系统,对参评对象进行“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不了解” 四个等次的评价,每个等次对应相应分值。并设置征求意见栏,可反映具体意见、建议和问题。
强化制度保障,构建工作机制。制定党风政风监督工作意见,明确受理监督举报内容、问题处理流程、处理原则、细化方法步骤和工作要求。县纪委效能投诉中心统一受理反映件,按程序依据事件轻重缓急,组织协调相关科室核实查处,办理结果通过网上、书面、电话等方式反馈给反映人,建立了反映件从受理-处理-反馈的制度化运作规范机制,提高了举报投诉的规范处理效率。通过设立“党风政风监督平台”,为全县党风政风建设注入了新的科技元素,促进了监督渠道的多元化、透明化,实现了“三个新”的预期目标。责任意识实现新提高。监督平台的开通,群众“监督哨”无处不在,让机关公务人员普遍感到“处处有眼睛”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使全县公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效能意识明显增强。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全县各级各部门都能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责,采取有效措施,主动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促进县委、政府各项政策和部署的落实。该县打造快速审批平台,力求“程序最简、时限最短”,审批时限从法定累计242天压缩到89天,压缩时间63%,真正实现让企业“进一个门、盖一枚章、办所有事”的目标。机关作风实现新转变。全县各级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转作风、抓落实、求实效,工作作风得到明显转变、办事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履职能力明显增强。(安阳市纪委)